2007年9月1日 星期六

「和平村」的生存戰爭

作者:楊偉中

這不是一部關於勝利、前進、光明和幸福的片子。

恰恰相反,這是一部關於謊言、壓制、分化和挫敗,但也是講述了堅強、鬥爭和生活的紀錄片。片子不算長,約四十分鐘左右,主題看起來也簡單清楚:韓國平澤市大楸里和道斗里的居民(以農民為主體),面對韓國與美國的協定,要將首爾的美軍龍山等基地遷移到平澤。在1950年代即因為興建美軍基地遭到家園拆毀、農地收奪命運的當地居民,又將再次因美軍基地的擴建而流離失所。

看到這裡,欣賞過其他社會運動紀錄片的你,可能在想:這又是一部充滿了抗爭、激情、衝突,並且不斷申言正義、公理的片子,片尾將告訴你:「抗爭還在持續,鬥爭仍未中止,勝利將屬於人民」。何況,這片來自韓國,韓國的群眾運動向來辛辣、激越。抑或者,這部片將以圖表、照片和地圖告訴你如下的事實:「平澤距離首爾七十公里,遷建完成後,面積廣達312萬坪的平澤基地將部署大部分駐韓美軍」;「這裡將是美國干預東亞的前哨基地,911事件之後,美國就想重新調整在東亞的戰略與軍事部署」;「表面上,美軍將從南北韓接壤的38度線南撤,讓韓國防務獨立,實際上美國獲得了更大的機動性,駐韓美軍將部署在平澤等兩大中心,活動半徑擴大,遠征能力大增,為美國在亞洲乃至全球的軍事戰略(侵略)服務,東北亞的國際政治和軍事秩序將受到重大衝擊」;「為了反對美國帝國主義的支配,為了東亞的和平,工會、市民運動團體、進步政黨結合當地居民,組成了廣泛的戰線,將堅決抵抗韓國政府以及美國侵略者的基地遷建計畫」。

不盡然。片子中沒有太多的宏觀架構,盡量選擇讓當地住民發聲,片中的老農會告訴你他們的憂心:「無處可去,無家可歸」、「原本保有一塊土地,希望能讓兒子一旦在都市無法生存時,仍有所憑藉,現在基地搶走了我兒子的未來」。一張張佈滿皺紋的臉龐訴說著:「這和錢無關,這是關於我們的土地與未來」。透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原本用來滋養作物、延續生命的農地被破壞、水道被封堵,農民們可以在其下野餐的大樹也被砍除。於是,在一個表面上簡單清楚的議題下,我們看到農民的被侮辱與被損害,看到了國家機器的冷血。

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片子直接面對了反抗運動中的歧見與分裂,面對了「人」的軟弱與動搖。當地居民在抗爭過程中明顯分化成「抗爭到底派」和「抗爭以求取較高補償派」。片中並未單一地用「叛徒」「投降」來處理後者,反倒是讓後者發言,並且紀錄了政府的拖延、欺騙和居民的掙扎、失望與懊惱。

當然一部短短的片子,無法深入地處理許多問題,無法刻劃生活的諸多豐富的層面,但畢竟可以當作一個窗口,讓我們多少認識了這個議題,多少接近一點韓國平澤農民的困境。

然而,我們還是要問,看了這部關於韓國的反美(軍基地)鬥爭的紀錄片,對在台灣的我們,除了「增廣見聞」之外又有何幫助呢?

台灣,的確是個奇特的國度。現在的台灣,沒有美軍直接駐防(我們鄰國除了中國外,可都有美軍駐紮),不過美國對台灣國防政策的影響力絕不輸給美國對其他美軍駐在國的影響力。台灣和美國沒有邦交,美國官方根本不承認台灣(或是中華民國),但是美國對台灣的支配力,可是滲透的既廣且深。歷史上的台灣,當然有美軍駐紮盤踞的紀錄,但是這段歷史,卻沒有多少人在關心(別忘了台灣曾有過五二四反美大暴動)。美軍在其他國家的駐紮史,都是當地居民的血淚史:環境破壞、性暴行、虐殺、實際上的司法豁免權等……,然而美軍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卻乏人挖掘,而有權者也從未鼓勵這樣的研究取向,這在力倡本土研究、高喊轉型正義的今天,實在是個奇特怪異的現象。

台灣和平澤,也不是沒有淵源。今年四月底,某位民進黨籍市長才造訪了該地,該市府的新聞稿稱頌平澤市的中心樞紐位置,幫忙宣傳平澤市作為「美軍基地及其結合產、商、教、醫、外交等複合功能城市」的美好願景。農民的苦難?抱歉,並不在考慮範圍。或許期待未來平澤美軍能夠介入台海局勢,正是台灣這些親美政客對之心嚮往之的深層原因吧。

《和平村之戰》
War in Daechuri
2006,南韓,Jeong Il Geon,40min

放映資訊:

電影資料館

7(五)5:20~6:00
12(三)4:20~5:00

新莊樂生院

16(日)4:50~5:30

新竹影像博物館

20(四)6:30

沒有留言:

 
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 METAMUSE ] : Code Name BlackCat 2.0.0